典藏生命

葬祭文化

遠古穴居時代,死者只能以茅草覆蓋身上,屍首置於荒野,往往遭野獸咬食,故孝子會張弓護葬守喪,這是喪禮的起源。

殷商時代的人,相信祖先的靈魂能左右子孫的運勢,更相信先靈和活人一樣有生活需求,後才開始用棺,用棺後始有棺殮,漸漸發展到殮前須沐身潔體、口含飯、以布束尸、按服斬衰,另以冥器、實物伴葬,及各種祭品儀式的產生。

傳統葬祭文化以孝道思想為根基,講究「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」,目的在盡哀與報恩,讓孝子賢孫能在各種儀式抒發心中的哀慟,並教導後代慎終追遠的美德。

相關文章:

「殯葬文化的起源和發展」

人們關於殯葬的觀念(如對死亡的稱謂)、殯葬的操作(如喪禮)和殯葬實物(如紙錢、棺、墓地)中都寄託了一定的含義,即對人生的歸宿、生命的價值、對永生的追求、對現存社會的反映等,這些就構成殯葬文化,因而,殯葬文化就是人們在殯葬的觀念、殯葬的操作和殯葬的實物中所隱藏或寄託的某種含義,如殯葬觀念的一些詞彙。中國人不直言死,多稱仙去、老了、作古之類,這些稱呼在輓聯中使用頻率尤高。

人類在這一類命名上表達了人們重視生命、對人生的熱愛以及追求永恆的人生觀,力圖沖淡死亡色彩,以及不忘先人恩德的報恩心理等。因此,人們,就不願直言死亡了。

為什麼要殯?原來,殯最初的含義是表示親屬不忍死者很快地離去,以及從容準備喪事,便於召集親朋故舊前來弔唁。喪事祭奠用白色布做裝飾(如祭幛、喪服),現在多大量使用鮮花布置靈堂,民間對先人靈柩或牌位磕頭,或親朋街鄰繞靈三周以示告別等。

追悼會(舊稱辭靈儀式)類似於在給死者「出遠門」送行,辦一個「歡送會」。出殯時摔破一個碗,是示意「打發」死者出門,以免其再來糾纏生者,或說是送一個碗給死者到陰間去吃飯。傳統的土葬時用棺,中國民間傳統稱「壽器」,並將棺材的內部和外部兩頭漆成紅色。壽者,長久也。與此同時,還有壽衣、壽褲、壽鞋、壽襪、覆面巾等。墓地稱「陰宅」,墓穴則稱「千年屋」。

古代中國人,要求死後有一塊墓地,否則被認為是「死無葬身之地」,並認為這將影響到來世輪迴。因而此話也經常用作了人們之間的賭咒語。中國古代,父母亡故後,孝子居喪三年(實為二十七個月),期間不得「從吉」,即不得過正常人的生活,如婚嫁、出外做官、經商等,意在推行「孝道」,強化兩代人之間的聯繫。總之,這些活動和實物中也都是有「含義」的,它們分別表達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,追求生命的永恆,不忘先人恩德的報恩心理等。

原文作者:張照通